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七零娇宠小咸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0

分卷阅读50

    女,面容发黄,有些憔悴,头发半白,整个人无精打采的,好像没有休息好。

她眼神防备,但在看到小小的一团,愣住了,怎么是个小女孩?

安忆情仰起雪白的小脸,露出最甜美最可爱的笑脸,声音软软的,“奶奶,我好渴,能给口水喝吗?”

中年妇女微微蹙眉,四处张望,没看到陌生人,心中奇怪极了。

“你是哪家的孩子?怎么跑这里来了?”

他们这边挺偏僻,方圆几里只有十几户人家,都是认识的熟人,鲜少有外人过来。

安忆情嘟了嘟小嘴,一脸的不高兴,委屈的抱怨,“是臭哥哥带我出来玩,却把我扔在这里,哼哼,回头爸爸一定会揍他的。”

说话之间,她仗着矮小,巧妙的挤开女人,像条鱼般钻了进去。

她一进入院子,就撒开脚丫疯跑,目光一阵扫视。

这是一个农家小院,四间房,有一个院子,院子里种着一棵参天大树,树下放着一张椅子,一个戴着眼镜的老者坐着,安静的捧着一本书,看的正专注。

她才看了两眼,后面就追来了,“你别乱跑,快回来,给我出去,听到没有?”

安忆情眼珠滴溜溜的转,脑子转的更快,她忽然奔向老者,走的近了,看的更清楚了。

老者满头白发,眼角全是皱纹,一身的书卷气,手拿着没有封面的书,书页泛黄,有很长的历史了。

她灵活的小身体窜过去,眼光一扫,轻咦出声。“爷爷,你在看资治通鉴?”

老者猛的看到水灵灵的小姑娘,一点都不怕生的盯着他看,眼睛如黑葡萄,干干净净,带着一丝孩童的天真。

他心底泛起一丝异样,冲她招了招手,温和的问道,“你知道资治通鉴?”

安忆情笑眯眯的点头,小模样很是娇憨,“是北宋司马光写的史书,历时十九年才完成的,书名是由宋神宗起的,他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才钦赐此名。”

老者惊奇万分,他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她居然懂这些。

她还是个孩子啊。

安忆情生病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各种书籍,其中她最感兴趣的是史书。

每当被病痛折磨,苦不堪言,心浮气燥时,她就看史书,那能让她很快平静下来。

看的书越多,知道的越多,她的性格就越坚毅。

她虽然生病,但衣食无忧,专人照顾,待遇堪比公主,却比公主幸福多了。

从古到今,命运坎坷的人太多了,一辈子颠沛流离不得善终的人更多,她再苦,也比不上这些人苦。

更何况,外面的人为了生活耗尽全身力气,依旧过的不如意,她这个吃灵芝人参燕窝长大的人有什么好不满的?

老者对她刮目相看,一个几岁的孩子知识储备量已经超过了成年人,最起码比他家的孩子强多了。

“那你知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吗?”

“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警示后人……”安忆情沉默了几秒,声音低了几度,“加强统治。”

老者的眼睛眯了起来,不仅聪明,还机警通透,什么家庭才会养出这样的孩子?

“你读过这书?”

安忆情指了指自己明亮的大眼睛,像小麻雀般叽叽喳喳,“看过一遍,看的眼睛疼,太累。”

既聪慧,又不失孩子气。

老者对她更感兴趣了,按理说,她这种年纪的孩子刚认字吧,看资治通鉴太费劲了,有点不可思议。

“有什么感想?”

安忆情特别无奈,现在能看这种书?不禁吗?

她是不懂这些,但……“爷爷,我是个小孩子,我渴了。”

老者嘴角抽了抽,吩咐那个女人,“去给小姑娘倒碗糖水。”

女人皱了皱眉头,脚步不动,不想去,“老李,这来历不明的孩子……”

这防备的语气,让安忆情闻到了一丝不对劲,防她?不,不可能是她,那防谁呢?

老者不耐烦的轻喝,“你还怕一个孩子吃了我?快去。”

女人立马小跑步冲进屋子里,可见她对老者的畏惧很深。

老者一转头,态度变的亲和,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

从前他忙于公务,没时间没精力管教孩子,将所有的孩子都交给后娶的妻子照顾,但……

只是,临到老了,他对孩子依旧没有多少耐心。

想教教他们,但每次看着孩子们茫然的眼神,他就烦的要命,全是蠢货。

安忆情防备的朝后退了一步,小手打叉放在胸前,“爷爷,你调查的这么清楚想干什么?不会是想讹诈我家人吧?我可不是普通的小孩子,知道要保护个人**。”

老者嘴角抽了抽,忍不住提醒道,“这是你自己闯进来的。”

安忆情双手一托,小脸笑眯眯的,“爷爷,这就没意思了,我们就不能愉快的来一段萍水相逢的瞎扯蛋吗?”

老者:……什么?

他忽然羡慕起这孩子的家人,多灵透的小姑娘啊,是一块难得的璞玉,好好雕琢的话,必成大器。

可惜,是个女孩子。

女孩子眼里只有小情小爱小家庭,结了婚就甘于平庸,为家庭奉献一生,没有了自我。

但,他实在太无聊了,难得遇到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你几岁了?我看你年纪小小的,却很聪明,居然会看这种书。”

“七岁。”安忆情做了一个七的手势,活灵活现,小脸神采飞扬,“瞎看看,别太震惊。”

她总能让人发笑,老者嘴角轻扬,“王荆公是什么人?他说的那句话,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什么意思?”

安忆情抿了抿嘴,不假思索的说道,“王荆公就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有名的思想家,改革家,他最有名的就是推动新法,可惜用人不当而失败,获谥‘文’,世称王文公。”

老者眼中的惊异越来越浓,“继续。”

安忆情却不肯说了,左顾右盼,咂巴着小嘴,“我的糖水呢?”

老者一迭声叫人,那女人捧着一个汤碗匆匆跑出来,递给安忆情。

安忆情喝了一大口,露出比蜜还甜的笑脸,“这糖水真甜,谢谢。”

哟,小丫头还挺懂礼貌,女人的脸色稍霁,老者对她的评价更高了,不停的催促。

安忆情一点都不着急,不紧不慢的将一碗糖水都喝光了,看的身边那女人都急死了,她这才慢悠悠的开口。

“那句话的意思是,天象的变异不足以害怕,祖宗的成规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和攻击不足以忧虑。”

老者瞠目结舌,这哪是孩子,分明是个小妖怪,“你怎么连这些都懂?”

他记得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