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古代升官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6

分卷阅读216

    , 可是皇上对我们瑞国公府平日里就比较忌惮,父亲准备把这些人推荐到哪里?”

    周齐烨对瑞国公道,以他看来,现在瑞国公府应当是休养生息, 不宜在这个时候去触及皇上的痛处,姑母身为皇后,已经让瑞国公府成为世家的突出代表,此时若是乘机能让皇上消除敌意,倒是能以退为进,明面上瑞国公府是落再下乘,可实际上却能消弱其他世家的力量,凸显瑞国公府的不可或缺。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户部和吏部这两个地方的确是不得不填补上去,此次我会让陈国公代为举荐。”周勤见长子指出两人也是他中意之人,心中颇为满意,他主意已定。

    却是没有料到皇上此次竟然迟迟没有下举荐的诏令。

    皇宫,御书房。

    “徐公公,你说这些大臣都是个什么打算,当我是瞎了?”皇上看着手上得举荐折子,心里实在是膈应,他好不容易把那些世家得势力给剔除掉,怎么可能会再采取他们所说之人。

    徐公公在一旁磨着磨,只迎合皇上的心意,并不多话。无论是那些大臣还是皇上,于他来说言多必失,朝中之事他是不能多加评论的。

    “哎,你看看你,半天打不出一个棍子来,那太子哪里去了呢?”皇上想找个说话的人,这皇宫中,唯有太子偶尔还敢说两句真话。

    “前些日子那张大人找太子要了一些黄纸,今日太子似乎是往宁国公府去了。”徐公公道,这皇上若是想知道什么事情,他自然不能说不知道。

    而且太子出宫时派人来打过招呼,皇上这一忙活,怕是已经忘了这事。

    “哎,现在的年轻人整天都喜欢往外面跑,倒是在家里都待不住。”皇上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像平常人家里的长辈感慨了一番。

    徐公公听在耳里,笑了笑,这太子看来近来是讨了皇上的欢心,每天早上起早过来请安,不像其他极为皇子,每逢初一十五才来在后宫看看皇上。

    太子前脚出宫,皇上就在心里惦记着他,徐公公派人过来传话,只说皇上提到他,倒是没有让太子回去的传说。

    这让太子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宫里的人倒还真是有些意思,太子会想起往日,那个时候太还病着,除了东宫的几人,哪里还会有人这般勤快地通报消息,看来这徐公公是想卖自己一个人情。

    这送上门的人情,他既拒绝不了,便只好收下了。

    “太子,宁国公府到了。”刘德的话打破了太子的沉思。

    太子看向宁国公府的招牌,问道,“能不能不惊动宁国公?”

    他今日不是来微服来访,不过是好奇张彦瑾最近在折腾什么新的东西,张彦瑾此人,似乎极少做无用功,他要的那批纸张,想必是又有什么新发现了。

    对于张彦瑾脑海里时不时冒出来的主意,似乎总能让人打开眼界,太子既然有了猜测便是想要来探上一探的。

    “刘德,你和我进去,其他人在外面等着。”太子想了想道,便径直走入宁国公府,刘德在跟在身后,示意宁国公府德人不要弄出大动静,只找了一个小厮带路来到张彦瑾所在的地方。

    “这个要再挖深一些,这个要平整一些,高度一致,这样印刷的时候才不会分布不匀。“

    太子进门的时候就见院子里摆满了书桌,每个人手上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东西。

    “嘘”太子制止刘德喊人的举动,他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看着旁边摆满了刻板。

    等到张彦瑾把木工手里的活检查完,才发现太子已经站在那里。

    “太子,”张彦瑾行礼的动作被太子扶住。

    “我今日是微服出巡,你唤我一声李兄便可。”太子笑道。

    “这使不得,使不得。”。张彦瑾那里敢和未来的储君称兄道弟,他连忙摆手。

    这要是喊了出去,那皇帝老头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和自己算账了。

    “既然如此,那你不叫便不叫,只是不要把我的身份说出来,省的这些人不自在,我看你们再雕刻的似乎是书本?”,

    太子指着旁边排着的木板到,虽然那些字看着似乎有些奇怪,倒是不难认,只是似乎是反的。

    “请里面请。”张彦瑾将太子带到院子旁边的小房子里面。

    这太子要是站在外面,迟早有人会发现的,上次太子来过宁国公府,想来有不少的人是认识这太子的。

    伯父要是知道太子来了,还不得全家上下来迎接,到时候自己的活也不用干了,光光是寒暄就得浪费大半天的时间。

    “太子请看,这是我们雕刻出来的三字经。”这第一批的成品出来,太子就上门来了,刚好张彦瑾想请人参考参考,看看这些成品是不是符合当下大魏人的使用习性。

    “这些可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这每本写的字体大小分毫不差,看来这抄写的人似乎功底颇为扎实。”太子翻看着张彦瑾递过来的三字经,内容是广为流传的“人之初,性本善”让太子惊讶的是这排版和抄写之功,一模一样,倒是有些少见。

    “这个可不是抄写来的,这是复印。”张彦瑾神秘地笑道。

    天底下可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可是却可以用同一个模板来复制出同一片叶子。

    “什么是复印?”太子听到这新奇之语,回想起他看过的书中,似乎未曾提到过,太子自然不可能自认为无所不知,可既然有不知就要求知之。

    “这复印就是我刚刚和太子您说的雕刻之书,你觉得这书籍抄写要多久才能完成?”张彦瑾指着桌上数十本的三字经,问道。

    “三字经全书有两千两百八十个字,如果是擅长之人来抄写,差不多要一个时辰左右才能抄写完,加之你这数十本的三字经字体一致,怕是要三日左右才能抄写完。”太子道。

    “我这些书可不是请人抄写的,而是我用复印之书得来的。”张彦瑾又道,”我这些书不过两个时辰便装订成本了。“

    太子闻此,着急道,“你还没说说这复印之书是什么呢”,张彦瑾的话让他好奇不已,两个时辰便可完成这数十本的三字经,这天底下真有这神奇之物。

    “我把这些字刻在木板上,然后涂抹上墨汁,再把纸张覆盖上去,这字自然就复印到纸上了,一张纸需要的时间不过是两三个呼吸的时间,完整数十本还加上了墨汁烘干的时间,若是又风的话,还用不上两个时辰。”

    雕刻印刷有点像复印机一般,张彦瑾便把这些书本的制作过程称之为复印。

    “你现在手里头有多少书的模板?”太子拉着张彦瑾问道,这复印纸书若是可以广为传播,对大魏的读书人莫是个大好事,太子从小虽不缺书本,可是他却知道那些书籍的珍贵之处,寒门难出贵子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