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古代升官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3

分卷阅读223

    生一个拉近差距的机会。

    瑞国公府,周齐烨看着上座的父亲,有些不解。

    张彦瑾此次动静这般大,在他看来已经损害到他们世家的利益,若是这朝堂之上世家人数递减,世家力量渐弱,皇上迟早有一天会对世家动手,这点父亲不会不清楚。

    “父亲,此次科举为何没有我们的人?”周齐烨问道,这张彦瑾短短时日已经升到礼部尚书的位置,可见皇上对此人的重视,这点让他不得不忌惮。

    “科举是张彦瑾此人全权负责,皇上虽然号召大臣辅助,却没有指明要帮什么忙,我们只待景观其变就是,这次初试名单已经工部,前头的都是我门世家门下人,那些后面的民间读书人不过是张彦瑾此人用来填数的罢了,你且不用担心。”周勤自然明白自家儿子的想法。

    他要让张彦瑾这小子长高一点,到时候摔下来的时候能一劳永逸,周勤要让张彦瑾这次没有翻身的机会。

    况且就算他不动手,迟早有人会忍不住。

    周勤这暗指的人便是几位皇子。

    如今张彦瑾明显是和太子交好,若此次科举成功录取的考生皆来自民间,那岂不是在给太子添加诸力。

    太子久病多年,在朝中只有少数几位的保皇派支持太子,其他世家莫不是分开各自为阵。

    ……

    三月初三,京城大盛。

    来自各地的考生皆由官府统一安排的马车到了城门口,张彦瑾作为主考官,与礼部众人在城门口迎接,一是为了表示对科举的重视,而是慰问这些千里迢迢来赶考的考生。

    张彦瑾之前就收到各地的快报,有一部分的考生因为水土不服在半路上就病倒了,能坚持的都到了进城,不能坚持的也在就近的城镇休息。

    历尽路途艰辛,来到京城,一是皇命,而则是为了这天下和心中的情怀。

    “诸位考生幸苦了,我是礼部尚书张彦瑾,也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皇上已经命礼部准备好了住宿的地方,供诸位现行休息。”张彦瑾先是行书友之礼,后朗声道。

    “皇恩浩荡,我等必定尽全力,以荣圣恩。”

    齐声整齐,气势磅礴,等到科举盛行的时候,京城百姓对这第一现象还是久久不能忘还,每逢建中有子弟要去参加考试时,必定要把这要和自家的孩子说上以说,以勉励他们。

    等到把人都领到了贡院的宿舍,张彦瑾便离开了。

    贡院考生宿舍分南北两面,根据各地呈上来的考生名单而分布。

    张彦瑾同皇上报告了考生入京的情况,一共千余人参加考试,加上京城的考生,差不多由一千两百人不足。

    等张彦瑾回到礼部,屁股还没坐热,就见周浩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怎么了,小心台阶。”张彦瑾上前扶了一把周浩。

    “大人,出事了,现在京城各个书局都在卖科举预测科目,今日很多刚入京的考生都去买了。”

    张彦瑾倒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科举的商机,不过周浩话里明显不是这个意思。

    “你是说考卷泄露了?”张彦瑾问道。

    “是啊,大人,那预测题中差不都有一大半和我们出的题目是一样的。”

    “你先不要着急,且让他们去看看。”张彦瑾在选题的时候让那些出题的大人每两个人负责一个方面,做了两套卷子,而且卷容量几乎是考题的十倍。

    泄题这事他早有准备,他让周浩坐下。

    问道:“这题事来自何处?”

    能出预测题且让这么多人去买的定然是在百姓心中有不可替代的身份在。

    “据说那位出题的夫子原是太学院的老师,后面不知何故出了太学院,在京城似乎颇有威望。”

    “我看不见得,真若是有威望也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背后定是受什么人指示。周大人,李郢在哪里?”

    张彦瑾一阵见血道,对于此人所为,他定时要调查清楚的。

    “李大人现在还在贡院,我让人去叫。”

    “好的,幸苦了。”

    此事既然已经发现,张彦瑾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现在要临时更换考卷,势必要得到皇上的同意。

    御书房内,皇上听到张彦瑾的陈情,面色恼怒,居然有人胆敢在他三令五申下还敢动手,这实在让皇上觉得威严扫地。

    “皇上,为今之计,只有才有考卷二”张彦瑾在一旁提出建议。

    “你不是说考卷二难度过大,不适合现在的考生?”皇上虽然生气,但是也知道科举进行到这一步,且不能大动干戈去让考生惊慌,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考卷二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大体内容确实差不多,只不过有些考题偏颇了些,不过也正好借机测验出那些有水平的人。”张彦瑾答道。

    皇上在意的不过是这科举的结果,是否能真正为大魏输送人才,现在天子门生齐聚,张彦瑾要做的就是帮皇上筛选出来那些事真正可当大任的考生,而哪些事来滥竽充数亦或者是来搅局的。

    “准。”

    “不过现在还不宜宣告,我想等考试临场的适合再宣布。”

    这样便可以看看那背后之主到底是谁。

    张彦瑾不用猜也大概能知道,这朝中见不得他好的除了那几个也没有谁了,眼下这科举之度能还算顺利,一时皇命,二怕是有很多人在等着看笑话呢。

    ““就按你说的去做。”皇上道,让张彦瑾尽管按照计划行事。

    “多谢皇上。”张彦瑾叩首。

    皇上自然明白这张彦瑾话里的意思,他看重张彦瑾的能力全是因为于皇家有利,而他给的这份信任确是因为张彦瑾此人品行。

    三月初九,科举开考,贡院外重病把手,贡院里面的书籍和执笔一律被礼部搜查集中。

    礼部专门为考生指定了考试的衣服,张彦瑾把他称之为学服,一是为了凝聚考生的信心,而则是为了防止考生作弊。

    张彦瑾记得以前科举考试似乎有因为考官搜身而使学生感到自尊受到了侵害而发生自杀或者使弃考的桥段,为了防止此类事情,他便专门在贡院设置了焚香换衣考试的环节,意图吉利。

    大魏百姓最吉利和天命很是看重,倒是没有人提出异议。

    三日大考正式开始,考生一日出一门,三餐由张彦瑾指定的营养厨师指定。

    这第一日,有一人在途中晕倒,张彦瑾让御医检查过后发现此人是由先天不足之症,在现代简称脏腑病,因为过于紧张和激动而倒在考桌上。

    这第二日,有两人因为作弊而被监考官周肃发现,而直接被周肃丢出贡院。

    这第三日,则是有人意图贿赂监考官而被巡逻的张彦瑾发现,张彦瑾把那名收了两千两银票的考官直接教到了刑部,由皇上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