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耽美小说 - 带着文豪红包群考科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1

分卷阅读111

    阴影明暗。这两幅画画了苏晏整整一个下午。

等苏晏最后完工,手上衣服上都沾染着墨迹和颜料。他看着原本空空如也的白纸上呈现的帅男靓女,满意地点了点头。

苏钰之前就见识过自己小弟弟与众不同的画技,并不太惊讶,只是觉得随着年纪的增长,苏晏的画技越发精湛了。

小舅舅柳楷瑞看到之后则是大吃一惊,之后又大为赞叹。

“你这个画有意思,妙极!比寻常的男女要漂亮不少!瞧着绣媛姑娘,真是水剪双眸点绛唇,格外灵动和引人注目!”柳楷瑞笑道,“就冲着晏哥儿的作画,明日就能吸引不少客人咧!”

苏晏嘴角勾起,整个人就是一副“得意的叉会腰.jpg”的模样。

柳楷瑞想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外甥,问他想去哪儿吃晚饭。苏晏想起之前范康成跟自己提到过的云州的夜市,便有些兴致勃勃地想去看看。

“我想去云州城的夜市逛逛!我有一同窗之前跟我提到过,说是挺有意思的。”苏晏看向自己的小舅舅,眨巴眨巴眼。

“云州的夜市!也确实挺有一番风味的!行!我今晚就带你去逛逛!”柳楷瑞点头道,他看向苏钰问道:“钰哥儿在云山书院呆了这么久,应该早就去过了,今晚可还要一起去?”

“怎么?你们两想独留我和小白在松竹斋里孤零零地对视?”苏钰懒洋洋地调侃道。

“哈哈哈!”柳楷瑞知道自己这个大外甥喜欢开玩笑的性子,听了他这话,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苏钰和小白一人一猫眼巴巴地对视等着他和苏晏回来的情景,不由得开怀大笑。

“一起去!一起去!”小舅舅柳楷瑞一锤定音。

作者有话要说:  “万里归来年愈少”出自苏轼。

“湘水无潮秋水阔。”出自张籍。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出自范仲淹。

“美味招徕云外客,清香引出月中仙。”出自互联网。

感谢在2020-11-0519:07:35~2020-11-07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秦衣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琰明玉50瓶;47683197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他们出门的时候正值傍晚时分。

玫瑰金色的大片晚霞布满整个天幕,人们一抬头就能看见耀眼夺目的绮丽云彩。

夕阳余晖淡淡地洒落在云州的大街小巷,细碎的光晕描摹着整座云州城的美丽景致。

苏晏坐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上,掀起马车的帷帘去欣赏那车窗外的景色。

街道两旁店肆林立,错落有致。街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隐隐约约能看到更远处的湘江,水天相接,江水环抱着晚霞,晚霞倒映在水里。江面上商货船只缓缓行驶着,似是白茫茫一片的清淡水墨画中的浓郁墨点。

炊烟袅袅,华灯初上。

斑斓灯火,车水马龙。

不久后,马车停下了,他们也来到了云州城著名的夜市一条街——太平街,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了整条街市。

苏晏三人下了马车,开始步行游览这夜市。

此时街巷里已经支起了各式各样的摊子,处处挂着灯笼,小商贩带着本地口音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有用简洁的宣传语点出食品的特点,亦或是用朗朗上口的民谣吸引注意力。

“臭豆腐咧!香辣好吃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糖油粑粑!月亮粑粑,肚裏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裏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只糍粑......”

“玲珑小云吞!红油抄手!不好吃不要钱!”

“白白胖胖的饺子!个大馅足!”

“大郎烧饼!十年老口味!尝尝香脆的烧饼咧!”

......

不仅仅有云州当地的美食,五湖四海的特色小吃也能在这儿找到踪影。

你来我往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售卖美食的小摊贩前热气腾腾,等着店主做美食的客人们笑意盈盈。

各个美食摊子的香味也幽幽地往人们的鼻孔里飘,直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给勾了出来。

当然,夜市不仅仅是有美食摊子。

苏晏沿着这街道一路走过去,只觉得商品琳琅满目,眼睛都看不过来。

瞧那些糖蜜糕点,精致可爱,甜美诱人;还有这时新果子,新鲜多样,不知道是从哪儿摘采下来的;鱼鲜猪羊蹄rou的摊子前也围了不少客人,摊主手起刀落,将客人需要的rou糜给剁碎。

专门卖扇子的摊子前摆着各式各样的细画绢扇、细色纸扇、漏尘扇柄、异色影花扇,价格也不贵;卖衣服饰品的小摊贩叫卖着推销着自己店里的销金裙、缎背心、缎小儿、销金帽儿等等。

还有吸引孩童们走不动路的四时玩具、沙戏儿,家长们只得无奈地从兜里掏钱买下这玩具;再加上春冬扑卖,所有产品应有尽有。

好家伙,这云州城的夜市兴盛程度令人咂舌。

苏晏在心里头暗暗总结,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生活日用品、糕点食品等等都齐全了。

当然他也收获不少,可以说是一路吃过去的!

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味道真不错。红红的辣椒堆在黑黑的臭豆腐上,咬一口,露出了里面白花花的豆腐内馅。外皮酥脆香辣,内里豆腐却柔软鲜嫩,两种不同的口感在嘴里交织,一个字——爽!

金黄色的糖油粑粑两面都挂着糖浆,吃起来甜滋滋,又软又糯。苏晏一边坐在小摊的桌子上吃这糖油粑粑,一边打量着摊主制作这小吃。

这是一对中年夫妇开的小摊,苏晏听他们和熟客的交谈对话,这摊子似乎已经开了好些年了。

夫妇两人分工合作,男子负责和面、揉面团,再将这面团分成小圆球,压扁成饼状。妇人则负责将这糯米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再在另一口锅里煮浓稠的糖浆。将煎好的糯米粑粑放入糖浆中滚一滚,滚得油光发亮便成了糖油粑粑。

还有清香可口的糯米鸡,用蓼叶摺成三角形斗状,掀开这蓼叶就露出了里头白花花的糯米,糯米中还混有绿豆、红豆、莲仁、鸡rou等其余辅料。

还有酥黄的油条,外焦里嫩的烧饼,晶莹剔透的云吞......

苏晏一路逛到街尾,只觉得撑得要走不动路了。

这夜市街边小摊贩上的食物,比不上“万客来”、“醉霄楼”等大酒家的菜品那般精雕细琢,但是品尝这些食物,在那由舌尖蔓延至心底的粗糙而温暖的感觉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