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金丝雀娇养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1

分卷阅读131

    个巴掌大的软绸袋交到她掌中。

阿绮掂了掂那绸袋,只觉有些沉,里头似放了什么细碎之物,装了满满一袋。

她侧目望他,疑惑地唤了声“郎君”。

郗翰之面目含笑,双掌将她纤细柔荑包裹着,一同将那袋上的系带解开,露出其中之物。

那里头细细碎碎的一片橙黄,夹杂着些大小的颗粒,竟是一抔黄土。

阿绮诧异地睁大双眸,也不嫌那沙土脏污,直接伸出一截青葱指尖在那一层细碎的橙黄上轻轻碾过:“郎君这是何意?”

他拿出这袋子交给她,显然是要赠给她的,可她从未听过有人会赠旁人一袋尘土的。

郗翰之面目间笑痕加深了些,隐隐还透露出几分不易察觉的腼腆。

“先前那数月里,我每日都想你。我想带着你看看北方的疆域如何辽阔,风物与江东如何不同,可惜你都不在。”

他垂眸望向那一抔黄土,哑声道:“我每走过一座城池,便会铲些沙土在其中,凡十六城,自我的故乡高平,到故都长安与洛阳,都在其中,暂且就当是我带着你走过一遍,往后若有机会,定要亲自带你去看看……”

阿绮闻言,由伸出指尖去挑动袋中沙土,果然见其中虽皆色泽橙黄,可稍仔细辨别,便能看出其中些微的区别,的确应是自不同地方一点点收集的。

她捧着那一袋沙土,忽然觉得越发沉甸甸起来,脑中甚至能想起他每到一处,弯下腰将沙土铲入袋中的模样。

“多谢郎君。”她小心地将那锦袋重新系好,仔细收起,“待咱们往建康去,我要将这黄土给父亲看看。”

父亲生前最大的心愿,便是带着当年南渡的父老重踏中原故土。如今他已故多年,再没有机会了。

这一袋沙土,便算还了他生前夙愿吧。

郗翰之伸手去搂她腰肢,握着她手,贴着她面,轻轻吻去她眼角隐现的泪光,温柔摩挲。

北伐已成,他欠崔大司马的恩情已还了一半。余下的那一半,便该用他这辈子来对阿绮好。

……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郗翰之便起身了。

梳洗过后,婢子们如往常一般要捧着衣物上前替他更衣,阿绮却未如先前一般在旁候着,却是主动上前,命婢子将衣物搁在案上,道:“今日我来吧。”

她还未动,郗翰之唇边已克制不住挂上了笑意,也不主动将起居服褪下,只自觉展开双臂,等着她靠过来。

阿绮忽而觉得他像个顽皮的孩子一般。

她斜睨他一眼,面上佯怒,双手却已经伸过去,轻柔地替他将起居服褪去,待只余亵衣亵裤,又好好地整了一番,方取过一旁的外衫、甲衣等,一件件替他披上。

系腰带时,她双手环过他腰两侧,身子不自觉地也靠近了,仿佛主动偎进他怀中一般。

郗翰之垂着头,嗅到她发丝间的宜人幽香,眼神也自她脖颈间的细腻肌肤一寸寸划过,尤其至衣襟处,还隐隐可见昨夜留下的淡淡红痕。

他心中意动,一时也忘了此刻正穿着衣服,原本舒展的双臂收紧,直将她抱在怀里,俯身便去吻她鬓角与鼻尖。

阿绮躲闪不及,微仰着头,腰肢向后弯了弯,愈显柔软如柳枝。

二人纠缠在一处吻了片刻,待回过神来时,阿绮已是双颊绯红如霞,双眸更波光粼粼。

她平复着呼吸,下意识望一眼天色,推他道:“郎君快放开我,莫误了时辰,阿秭和孙使君等着呢。”

郗翰之不肯松手,将脸埋在她发间,闻言轻笑出声:“怎会?孙使君定也同我一样,舍不得妻儿,巴不得我慢些。”

他说着,五指插入她浓密柔顺的发丝间,往下缓缓梳理。

她今日起得早,身上还穿着起居服,长发垂在身后,只在发尾处以缨绳系起。

郗翰之手指触到那根细细缠绕的缨绳,指尖挑动,三两下便将那根缨绳解下,握在掌中,道:“阿绮,这缨绳赠我,好不好?”

他时常在外奔走,总想要一件她的贴身之物带在身边。

阿绮点头,稍退开些,看一眼那根五彩缨绳,又看一眼已经梳好发髻带好冠的郗翰之,自他掌中取过缨绳,松松地绕上他手腕,打了个结,道:“这缨绳色彩斑斓,郎君不便系在发髻上,便系在腕上吧。”

行军时虽会将袖口都束紧,然也只稍稍拉下些,便能遮挡住这些艳丽的色彩。

郗翰之抬腕瞧了瞧,满意地点头:“只怕我这几月里,都不敢将它取下了。”

说着,又俯身去吻阿绮面颊。

他心中到底还记着大事,稍亲昵一阵,便松了手,携着阿绮一同往隔壁屋里去看女儿。

念念恰也醒了一阵,由乳母抱着喂过奶,此刻正一下一下打着嗝。

郗翰之抱着她亲了又亲,直令她咯咯笑个不停,才依依不舍地松手。

待再往刘夫人拜过出来,天已大亮了。

崔萱也恰与孙宽一同出来。

阿绮与崔萱将二人送出,方同回院中去。

姐妹二人已都没了睡意,将郎君送走后,虽有一瞬惆怅,可因有人相伴,亦觉安心不已。

……

讨袁檄文已提前一日便由快马发往各地。

文中仍尊萧明棠这个天子,以袁朔为jian佞小人,指其祸乱朝纲,当人人得而诛之。

两军一战,莫说朝中众人皆知,就连建康的百姓也都早料到了。

先前言袁朔逆天而为,致京口军中爆发时疫之流言经这些时日早已深入人心,郗翰之檄文发出不过半月,大军顺流而下,一路旌旗舟楫,声势浩大,未至广陵,扬州便有数位内史先临阵倒戈,不战而降,这一路行来,几算战无不胜,畅通无阻。

此时袁朔亦早闻风声,即便京口重兵此时一片颓靡,也不得不抽调出大半,前往迎战。

时已开春,气温回暖,浩浩江边,已偶尔能见野鸭成群游过。

可不知为何,今春仿佛格外阴沉,开春多日,每日皆阴雨绵绵,立在江边时,江风扑面而来,尤觉湿寒。

江阔处数百丈,两军数十只战船陈列两岸,仍未显拥挤。

袁朔自后方营帐中独行而出,立在江边礁石高处,远眺对岸。

江风怒号,浪涛澎湃,江面上弥漫着一层nongnong雾霭,遮蔽了眼前视线。

可不知为何,隔着浓雾,袁朔仿佛能看到对岸的北府兵摩拳擦掌,士气昂扬的场面。

而他身后的军营中,虽也是身经百战的勇武队伍,却因一场时疫,士气衰竭,人心动摇。

方才在帐中与诸将商议对策时,众人皆一脸凝重,气氛一时沉窒。

对手已至江边,眼看最后这道天堑将破,如今人人皆知,唯有背水一战。

兴许借着多于敌众的人数,还有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