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金丝雀娇养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2

分卷阅读132

    胜算。

可饶是如此情势,军中仍有将领念着身后家族利益,于商议对策时,不分是非,只论家族阵营,姻亲之间互相吹捧相帮,疏远者则互相反驳攻讦。

似乎人人都倚仗着自己背后庞大的世家势力,面对敌军来犯,有恃无恐,只以为即便掌权者如走马灯般轮流变换,绵延百年的家族势力却不会一夕之间破灭。

只他袁朔一人,面对千军万马,再无退路。

一瞬间,他只觉自己如孤家寡人,独行黑夜中,全无依仗。

便在此时,江对岸忽然爆发出一阵怒吼般的欢呼声,似能在江面上掀起巨浪,将南岸军营淹没。

袁朔心中一沉,背在身后的双手默默攥拳。

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小舟沿江而下,靠岸停驻后,跳下二小卒,神色慌张,四处张望后,便冲他这处奔来。

那二人立于礁石下,仰面呼道:“大相公,沅陵——被宁州的三万余僚人偷袭了!”

江风呼啸而过,将那二人的声音吹得支离破碎,飘入身后数丈远外的亲随们耳中。

众人皆是一惊,面面相觑一番后,纷纷拱手呼道:“大相公,沅陵——已距洞庭不远了!”

亦有人沉不住气,已经咒骂出声:“真是时运不济,僚人从不理江东事,为何此时突然偷袭?!”

“是啊,先前在荆州时,大相公还曾亲自去过宁州,尚未曾说动僚人首领,难道当真是……”

话至此处,众人忽然噤声,不敢再言。

袁朔本就冰冷的面色终于也渐渐显出颓意,似面对大厦将倾般无力回转。

他长叹一声,未再多言,只示意众人退下,不必再多言此事。

区区三万僚人,不必再派兵去支援,只调镇荆州的兵即可。

只是在此时此地,传来这样的消息,无异于雪上加霜。

天色愈发阴沉。

他孤身而立,隐隐想起近一年前的那一日。

他想问:若我胜了他,你是否从此能如信任他一般信任我?

那时的一念之差,教他终是未问出口。

如今看来,已不必再问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江和鸭子,下意识就是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过长江。

☆、封王

虽袁朔下令不得在军中随意议论沅陵遭袭之事,可短短两日,消息还是在军中不胫而走。

先前因烈性风寒一事,军中已被流言击得人心惶惶,此时连从不问汉人之事的僚人都牵扯其中,更引士卒们忧虑不安。

接连十多日,北府兵未发起大规模进攻,只时不时以出其不意之势突然进攻,待其一反击,便立刻退守。

几番来回,袁军已疲惫不堪,每每追至对岸,望着近在咫尺的北府兵,本可尽全力拼杀一番,领头的先锋都因士气不足,犹豫不决而错失机会,只得重回己方阵营。

这十多日里,北府兵看似都停驻江边营中,实则趁着数次突袭,正暗中收了沿岸渔民的小舟,将两万人扮作寻常百姓,随身兵器则绑于船底,分批渡江,再悄悄汇合。

恰因连日阴雨,江上雾霭沉沉,视线受阻,即便袁军日夜瞭望,亦未曾发现异常。

双方对垒数次,各自主帅仍都留营中,保留着最后的实力。

袁军虽然气势低迷,将士孱弱,可其所拥之水军配备,却是江东最精良者,时疫之前,更常在昆明湖中cao练,若果真沉着应战,不见得会轻易落败。

郗翰之心中清楚,于是暗中命人渡江时慎之又慎。

袁朔亦不敢松懈,命手中舟楫战舰沿江列阵,倾注兵力,背水一战。

决战在即,两军终于全力相遇。

两岸江边各以圆木筑高台,上悬战旗,列战鼓,主帅登台俯观,旁有士卒捧槌,随时擂鼓传令。

宽阔江面上,亦停满战船,分列阵型,船上士卒手持兵器,个个严阵以待,不敢松懈。

尤其北岸的北府军中,因为大批兵卒已暗中南渡,悄悄绕行至袁军后方,是以凡留下的士兵都站至甲板上,船舱内则多灌许多江水,令船身下沉,以防对方看出端倪。

郗翰之与袁朔二人皆立高台,隔着数百丈的距离,遥遥相望。

上天仿佛有所感应,连日阴霾一扫而空,今日的江面天明云净,一眼能望出甚远。

随着两岸一声令下,战鼓擂动,列于水中的数十艘战船闻声而动,以阵型往江中冲击对垒。

一时间,浩荡波涛声卷着拼杀撞击声与嘶吼呐喊声,于广阔江上盘桓不休。

几番对阵下,短兵相接,北府军行事保守,皆以防为主,倒让袁军看出端倪,不断挺进。

一时间,双方竟也未现悬殊战局,反似旗鼓相当。

袁军中,将士们似乎渐渐看到了希望,越发卖力奋勇。

便在此时,立在高台上的郗翰之极目远眺。

只见对岸军营外围,忽而有一支鸣镝破空而上,紧接着,又有四五支鸣镝同时射入高空。

那声音早被江上震天的声响淹没,无人听见。

郗翰之远望那数支箭,唇边终于掠过一阵胸有成竹的笑意。

他俯瞰江中情况,冲身边士卒挥手示意。那人心领神会,忽然变换鼓令。

随之而来,便是高台下数十个战鼓同时整齐敲击,将军令传递而出。

北府军中,驻守岸上者迅速反应,齐齐张弓搭箭,将数十鸣镝射向空中。

袁朔立在高台上,见状心中一紧,下意识回身看去。

只见身后军营中,仿佛收到了统一的指令,不出片刻,便猝然燃起熊熊烈火!

火势迅速蔓延,营中留守者匆忙策马而来,高声疾呼:“大相公,北府军不知何时潜入营中,眼下营中起火,粮草——恐要毁大半!”

周遭众人皆听到了,纷纷一惊,生出一种山穷水尽的压迫感。

“北府兵——什么时候渡的江!”

“粮草若毁,接下来还如何迎战!”

“定是前两日阴雨,他们使了龌龊伎俩!”

“兵不厌诈,兵不厌诈啊!”

有人冲袁朔拱手急道:“大相公,此时宜撤军,调集人手,全力灭火,保下余粮!”

亦有人闻声讥讽:“此时撤兵,岂不是直接让北府兵渡江,攻去建康了?”

那人不甘示弱:“否则如何?余粮不足,又能坚持几日?抑或是尔等愿将家中存粮尽数捐出,以解燃眉之急?我记得你王氏族中在广陵就有私库存粮,据闻其中所见之鼠,肥硕可比官仓更甚,想来给我军中数万将士吃上一两顿总是够的。”

“你!”方才那讥讽之人忽而语塞,面红耳赤瞪过去,“哼,你自己族中何不捐出一些?我王